河南中医学院科技概况

 

河南中医学院是河南省属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也是河南省中医药教育、医疗及科研的龙头和中心。我校一直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加强科研机构建设,创新科研机制管理,广泛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科研活动。近年来,我校科研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提高学校科研竞争力与学术地位为主要任务,将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作为科技攻关的战略目标,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围绕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划纲要,在以中医药研究为重点的科学研究领域,辛勤耕耘,不懈努力,力求科研上水平,课题上级别,成果上层次。经过我校全体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目前我校的科研工作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以科研促教学,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的提升。

(一)建立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为科技工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博士点单位建设和更名大学的契机下,我院不失时机地对科技管理体制进行了深化改革, 在科研立项、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等工作中强化激励与竞争机制, 加大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先后出台了《河南中医学院高层次科研奖励办法》、《关于印发人才团队实施办法的通知》、《博士专项科研基金管理办法》、《河南中医学院横向课题管理办法》、《河南中医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多项科研管理办法和制度,贯穿于科研管理的全过程,逐步形成了一套规范、合理和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大力促进我校科技工作向高端发展,形成了正确的导向,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创造了较好的工作条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我院科技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科技实力快速提升,科技成果硕果累累

通过全院广大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我院科技成效显著,硕果累累。近5年来,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2374项,其中“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等国家级项目115项,省部级项目331项,年均科研经费4577.97万元;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研奖励74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78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51项;发表学术论文11651篇,被SCI、EI、ISTP等收录334篇;出版学术专著(译著)408部。

(三)着力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重视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目前我院已建有一批具备较好科研条件的实验室、研究基地,正在逐步形成以科研资源优化组合为目的的“开放、联合、流动、竞争”的实验室运行机制,为开展中医药等各类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提供了技术平台。学校现有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大型研究平台,拥有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3个河南省工程技术中心,1个河南省工程实验室,3个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3个郑州市重点实验室。学校建设有6大公共科研平台,64个校级研究所(中心)和13个校级研究室。学校有分析测试中心、药效毒理实验中心、中医药分子生物实验中心、病理实验中心、动物实验中心、医学免疫学重点实验室等6大公共科研平台及中医内科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加强了对重大疑难疾病、传染病、中医方药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以及河南地道药材标准化、现代化研究,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与此同时,加强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和图书文献保障系统等服务设施的建设,订购了SCI、EI、CNKI、维普等科技情报检索数据库,增订了数十种著名的外文科技期刊。

(四)注重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建立了一批科技创新团队

我院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明确树立了学院发展要科技先行、科技进步要依靠人才的总体思路。学院通过设立校内专项基金,以及重大科技项目的配套措施,积极举办及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加强了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科前沿知识的了解,更新和充实了我院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为切实加强我校科技创新工作,加快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步伐,有效提升高我院科技创新能力,我校设立了河南中医学院科研苗圃工程项目、河南中医学院博士科研基金项目、河南中医学院科技创新团队、人才支持计划等专项基金。近年来,随着承担的各类重大科研项目的增加和高学历人员作为新鲜血液的输入,我院本部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等得到了明显改善,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先后聘任王升启、陈家旭、胡镜清、司富春、郑晓珂、王健、张胜军、郭继鸿等一批在国内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学术骨干担任特聘教授。目前,学校有“国医大师”1人,双聘院士1人,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河南省特聘教授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2人,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中原学者1人,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河南省教学名师4人,河南省优秀专家30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57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1人,河南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20人,河南省名中医3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河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20人、厅级学术技术带头人63人,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养对象8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对象7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河南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项目获得者104人。

同时,学校先后以各级重点学科为依托,引导和支持教师组成跨院(部)、跨学科的“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大力培育和加强建设,现已有1个河南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9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2个厅级科技创新团队、40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有6个省级教学团队、38个校级教学团队,省部级科技人才33人,厅局级科技人才36人。高水平教师队伍和创新团队,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积极营造学术氛围,努力以科研促进教学

长期以来,我院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明确树立了学院发展要科技先行、科技进步要依靠人才的总体思路。通过举办及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加强了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科前沿知识的了解,更新和充实了我院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特别是我院“百家论坛”的开办,对加强校际间的联系,浓厚我院的学术空气,促进我院的学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邀请到了国内外众多知名的专家学者前来讲学,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与此同时,我们在师生员工中大力倡导举办各类学术沙龙、学术讲座,如基础医学院的“博士论坛”等等,在校园内正在形成一种活跃、和谐、向上的学术气氛。高水平的科研工作是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科研活动激发和培养了我院师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科研工作每一进步,都将使获得的新知识、新成果、新动态及时反映在教学和医疗工作中,对增强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一步我们将在现有的工作基础上继续努力,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国际中药制剂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密切校企合作,争取我院的科研工作更上一层楼。

河南中医药大学权所有 ?2012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地址:郑州市金水东路156号 邮编:450046 电话:86-371-65945879   豫ICP备05002492号-1